close

標題

蘋果重回綠色認證!坦承退出錯了 

來源

2012-07天下雜誌 作者:吳凱琳 

 

 

新聞內容

上星期蘋果出乎意料之外地宣布,39項桌上型電腦與筆記型電腦產品將退出「電子產品環保評估工具」(Electronic Produc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Tool, EPEAT)的環保認證系統,結果引發消費者抱怨,許多企業和政府單位甚至考慮不再購買蘋果的產品。「電子產品環保評估工具」美國環保署承認的一項環保標準,當初是由政府單位、環保單位、與企業共同制定而成,包括蘋果也曾參與其中。

 

就在蘋果宣布退出的決定後不久,舊金山環保局便表示,已發函告知舊金山市的50個政府單位,蘋果的桌上型電腦與筆電已不符合市政府基金的採購標準,不得購買。因為依照規定,市政府採購的電子產品都必須獲得「電子產品環保評估工具」的認證。另外,美國聯邦政府也規定,95%採購的桌上型電腦與筆電,必須獲得認證。 

 

排山倒海而來的反彈,讓蘋果不得不低頭認錯。

 

蘋果硬體工程師資深副總裁鮑伯‧曼斯菲爾德(Bob Mansfield)在公開信中表示,「蘋果的顧客對公司先前退出認證的決定感到失望,我承認這是個錯誤的決定。」

 

但蘋果並未進一步說明,先前為何做出退出環保認證的決定。儘管蘋果發言人克里斯汀‧胡奎特(Kristin Huget)曾對媒體表示,退出認證的決定是因為蘋果的產品的環保標準已經超出「電子產品環保評估工具」的規定,例如有毒材質的去除等等。此外,胡奎特強調,蘋果所有產品完全符合美國政府最嚴格的環保標準:能源之星5.2版,而且蘋果領先業界,在網站上公開每項產品的碳排放量環保細節。

 但這些理由似乎難以令人信服,如果蘋果產品的環保標準超出「電子產品環保評估工具」規定,仍然沒有理由必須退出。一旦退出,反而讓人對蘋果產品的環保標準有所質疑。

 

隨著蘋果產品在全球熱賣,所有人都拿著放大鏡,一一檢視龐大利潤背後,是否符合社會與環境的公平正義。正如同先前處理中國大陸地區供應商的血汗工廠問題,一旦有所迴避,資訊無法透明化,消費者的反撲,將會對品牌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。

 

閱後思考

  1. 蘋果做錯了甚麼?為甚麼要道歉?
  2. 企業對於社會壓力應如何面對? 

 

標題

鎖定偏鄉、山區 統一超推行動便利車 

來源

【經濟日報╱記者李至和/台北報導】2012.07.12

 

 

新聞內容

7-ELEVEN推出新型態營業模式,統一超商昨(11)日宣布國內首台行動便利車上路,斥資300萬元打造行動便利商店,可深入偏鄉、山區甚至災區,提供與門市相同的便利銷售服務。

統一超為服務偏鄉獨居社區老人,規劃超過1年、斥資300萬元打造的行動便利車首發上路,在有限的空間裝入最多商品,集合偏鄉需要的常溫、冷藏、冷凍商品達100個品項,包括民生用品、鮮奶、麵包、燴飯等。

統一超商公共事務部經理林立莉說,初期將在高雄甲仙運作,將行駛到那瑪夏、五里埔、關山等偏遠山區,補足沒有7-ELEVEN門市的地區。

便利商店經營已跳脫店數的競爭,而是強調商圈經營,創造如同柑仔店般的人情味,業者每年投入許多人力物力來協助門市經營社區關係、舉辦活動,拉近鄰里社區關係,以提升來客率。 

林立莉說,行動便利車是希望讓超商門市服務延伸,在偏鄉、山區開店的困難度較高,位在市區的門市若增加行動便利車深入山區,讓這些區域內的消費者也能有與門市一樣的購物體驗。 

全家便利商店也透過全台逾2,800家門市,發揮第一線與消費者接觸的力量,今年擴大「物資認購捐」行動,結合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募得2.1萬套物資,供應全台3,350戶弱勢家庭。

全家指出,超商通路在很多鄉鎮更能發揮影響力,總公司會主動發起各項活動讓門市參與,店長也會規劃社區服務,如捐血活動、協助社區做環保回收,加深與社區的連結度。

 

後思考

  1. 便利商店的發展趨勢?
  2. 傳統柑仔店如何因應?

 

標題

中小企業的彈性與靈活,是切入CSR的最佳助力

來源

經理人月刊 2012-06-01 文/謝明彧

 

 

新聞內容

由日常營運中的小事著手,是中小企業成功推動CSR的關鍵。透過明治實業節省製鞋過程65%耗電、普家康興業每日派兩名員工照料社區院童、三聯科技鼓勵員工休假參與公益等作為,深入了解中小企業如何從微小的地方,落實CSR

1960
年代,美國職棒芝加哥小熊隊(Chicago Cubs)的老闆菲利普瑞格利(Philip Wrigley)(他同時也是擁有箭牌口香糖的糖果大亨)曾因為一件關於企業社會責任(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)的事而被告上法庭。他認為棒球是白天的運動,夜間比賽會影響球場附近居民的居住品質,因此堅持不願意在晚上舉辦比賽。

不過當時球隊連年虧損,有些小股東認為不辦夜間賽事,等於自絕於可以獲取更多票房收入的機會(為吸引更多下班後的觀眾進場,當時約莫六成的職棒比賽都在夜間舉行),於是一狀告上法院,指控瑞格利違反企業對股東應有的義務,是詐欺的行為。

最後法院判決,董事會之所以決定不辦理夜間比賽,可能是擔心球場周遭環境一旦變差,反而更容易阻絕觀眾前來,而且公司擁有的球場土地價值,也可能會因此受影響,因此判決董事會的決定不涉及詐欺或違法,瑞格利勝訴。

中小企業CSR優勢:經營彈性與靈活度
上述的例子,可以讓企業進一步思考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,以及該做什麼?該怎麼做?才算是成功落實企業社會責任。畢竟談到企業社會責任,很多人還是覺得這是一件龐大而遙遠的工程,是那些大企業或高污染事業才需要擔心與在乎的事。

造成這種「錯誤」的直覺印象,原因來自於多數人從報章與教科書中所讀到的CSR指標範例,往往都是知名企業或經典公安事故,例如可口可樂跨國性的水資源保護投入、殼牌石油(Shell)在大西洋的海岸保育、星巴克(Starbucks)咖啡全球性的道德採購、耐吉(Nike)當年的血汗工廠爭議等。似乎只有在企業成長到「會被注意到」的規模時,才必須投入的企業社會責任工作,來確保品牌價值不受影響;而投入的規模,也必須要大到某種程度,才會發揮出可見的效益。

當專家、媒體、書籍都是這樣子介紹時,也就造成一般企業,尤其占台灣企業總數近98%的中小企業,在思索企業社會責任時感到徬徨,覺得這件事似乎應該要做,但要怎麼去做?是每個月捐款給公益團體就夠了嗎?還是一定要動員全體員工做志工、辦募捐,做出點「聲音」才算數?而種種做法,是不是就是一般個人做善事的擴大版?

為此,《決戰CSR》一書作者黃怡翔在書中特別闢了一章,談論中小企業如何參與企業社會責任事務。他強調,中小企業絕對有資格和能力參與企業社會責任事務,雖然中小企業在經營體質、實力與資源上,不如大企業或跨國集團,但卻擁有更高的經營彈性與靈活度,可以展現出更創新的產品與服務,做出同樣具有影響力的企業社會責任工作,「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基石,當然也能成為促進社會和諧重要的力量,」黃怡翔強調。

從打動人心開始,找出落實CSR關鍵
黃怡翔指出,中小企業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執行思路,其實與大企業大同小異,首先,都必須從「提升組織對於CSR的察覺力(awareness)」著手。他表示,所謂察覺力,就是要洞悉事物的發展規律與方向,並能有效預見未來趨勢。中小企業要做的,就是讓內部員工開始察覺、注意到企業社會責任這件事,以引起他們想要了解、實踐的興趣。

想要發動組織,首先必須找到正確的key,黃怡翔強調,對中小企業員工而言,這把鑰匙就是「打動人心」。在他的觀察與研究中,中小企業最常用的方法,就是開始與員工宣導企業社會責任,例如印製CSR文宣供員工閱讀,或是開設相關課程,以內部培訓方式,播下企業社會責任的種子。

一旦當企業內部的員工開始對企業社會責任產生認同感後,就可以進一步把企業社會責任的理念傳揚出去,分享給予協力廠商或生意夥伴,甚至是接觸到的顧客群,讓外界知道公司已經開始關注企業社會責任,並認定這是一個讓公司與社會雙贏的發展方向。

由社會公益著手,最能彰顯企業形象
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,想要在能力範圍最有效地落實企業社會責任,做法上可以參考《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全書》書中的建議:從「社會公益」著手,因為社會公益雖不是CSR的全部內涵,但卻是企業彰顯形象最直接可見的領域,因此在推行上,也最容易受到消費者、投資人或企業合作夥伴的理解和參與。

以此出發,企業在思考企業社會責任落實面向上,主要可以分為5項:


1.
產品服務:
產品或服務內涵有益於消費者、社會或環境。
2.
供應鏈:
運用供應鏈或通路的關係創造社會價值,例如基於社會或環保理由篩選供應商、鼓勵薄利多銷,以服務低收入的貧窮消費者、運用採購力量鼓勵供應商採行有助於社會及環保的政策等。
3.
內部運營:
將公益思考納入公司內部人員採用、行政倫理等制度中。例如鼓勵促進社會正面發展的雇用政策(例如少數民族或婦女優先)、殘障弱勢人員的培訓雇用、縮短員工通勤距離等。
4.
倡導慈善: 

以公司做為推廣社會變革的平台,或捐款來落實公益活動。例如運用產品包裝或銷售據點來協助推廣社會議題、自公司盈餘中捐款進行慈善或公益倡導、成立企業基金會來規畫並定期進行公益活動、以公司對等捐款方式,鼓勵員工慈善捐款等。
5.
倫理規範:
針對「哪些事務是公司致力的道德目標與規範」明確探討。例如針對員工與社會大眾發布倫理宣言和政策或成立委員會,表達落實倫理行動、在公司會議上公開討論企業關鍵決策的倫理面向。

 

閱後思考

  1. 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在CSR的執行上有何差異?為甚麼有這些差異?

 

標題

邁向雲端大未來,需要清楚定位

來源

【經濟日報╱社論】2012.07.19 01:43 am

 

 

新聞內容

本報昨天舉辦2012年科技論壇「雲端大未來」高峰會,產官學界領袖看好雲端產業發展前景,並提出多項看法與建言。雲端服務是未來10年資通訊業的超級熱點,各界也普遍有很高的期待,更被行政院列為「四大智慧型產業」之一,要打造出下一個「兆元」產業。台灣資通訊硬體基礎雄厚,具備推動雲端產業的條件,但能否建立一朵兆元彩雲,產業及政府都需要想清楚定位。

 

雲端服務的價值,在於對所有消費者需要的資通訊服務,從資料儲存、應用服務、資訊處理運算,都能夠透過雲端服務,隨時、隨地滿足。簡言之,雲端服務必須像自來水一樣隨手可得,且應用服務與資訊必須多元而充足;同時,雲端高掛在天,更應該不受國界、時間的限制。要達到這種境界,仰賴從智慧手機、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、負責傳輸的寬頻網路、到最上層的應用及運算服務的完美串連。

 

雲端服務固然商機無限,但這場遊戲並非人人可玩。歸納昨天高峰會的見解,目前台灣最關鍵的議題,不再是評估商機如何誘人,而是根據優劣情勢及利基,尋找明確的定位。打破目前高科技產業「賺血汗錢」的代工模式,朝向自創雲端品牌發展,自然是提升利潤空間的最佳方案,但這種賺「風涼錢」的定位,建立「雲端台灣」品牌,尚有不少的挑戰要克服。

 

雲端服務需要高度的垂直整合,但台灣的資通訊業是以各自為政的方式發展,欠缺跨業垂直整合所需要的經驗。此外,在雲端價值鏈上,愈往上層價值愈高,但台灣的基礎,卻又環繞在價值鏈的中下層;價值最高的雲端應用服務,正是能力最弱的一環,更鮮少華文地區以外的服務經驗。特別是,雲端把所有技術資源都包在雲裡,客戶所使用的,已不是科技硬體,而是一種服務;這種服務的品牌建立,不僅要仰賴彈性、穩定、可靠、安全等基本條件,更需要包裝、形象、行銷等任何服務業發展都需要的手段,以及法規環境的配套。因此,台灣要如何從全球硬體製造大國,成功建立亞太甚至世界雲端服務品牌,是第一個挑戰。 

 

其次,現階段全球雲端服務的平台,主要掌握在GoogleApple、微軟等少數業者的手中,台灣要進行垂直整合、推動雲端服務,在定位策略上必須思考,是要選擇依靠各大陣營旗下,做為其全球供應鏈的一環,還是要另起門戶與其競爭,也須思索究竟是以固守國內市場為主,還是以打入區域市場為目標。當然,與國際大廠的競合關係,不會是一種零和賽局,但必然有主從關係,也會影響整合的方向及力道。但無論我們要如何與國際大廠共舞,合作關係絕對不能淪為單純的租地租房,提供設備電力的低價值關係。因此,如何與國際主導者有借力使力的互動,找到雙贏定位,是另一個挑戰。

 

再者,無論是何種定位,發展雲端,最少要達成拉抬資通訊本業的效果。但是,雲端服務的興盛,可能導致使用者對傳統終端設備及應用程式需求的下降,但對智慧型手機、平板電腦及商用資通訊設備的需求可能增加。在推動雲端之際,也需要評量此一趨勢對台灣資通訊產業本身的衝擊,並提早調整因應,否則雲端帶來的額外利潤不敵本業利基的流失,難免出現「為何而戰」的質疑。

 

政府的角色也有重新定位的問題。基本上,政府可藉政府雲示範及刺激需求,並提供研發補助,但更需要完備資訊流到處流動後,對個人隱私、企業秘密、消費者權益及安全等保障機制,才能建立對雲端服務的信心。

 

閱後思考

  1. 雲端產業可帶來甚麼商機?為甚麼?
  2. 企業要如何因應雲端所帶來的改變?不同產業有何差異?

 關鍵字:雲端 企業 蘋果 CSR 7-11 行動 中小企業 公益

99MIS01.jpg  

http://www.etkb.com.tw/etkb/hurray.jsp?link=10257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SONO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